今天是:

新闻公告

联系电话: 024-8659 2418 我们恭迎您的来电!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公共管理学院第三届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初赛圆满举行

作者:  来源:管理学院  发表时间:2025-05-09   浏览: 10

2025年5月8日,公共管理学院第三届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初赛在知行楼146教室顺利举行。研究生院副院长荆永君教授,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赵小汎、王鹤春、郑吉友和柏琳出席大赛并担任评委,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邵祥东观摩初赛。

评委老师郑吉友王鹤春荆永君、赵小汎、柏琳(从左至右)

本次大赛共有24名同学参加,分为8支队伍,每队3人。各队根据赛前抽签分组情况,两两对决,参赛队伍通过PPT陈述案例正文及分析报告,并由评委进行现场问辩并对每支队伍的案例分析水平和现场问辩表现进行打分,最终选出4支队伍晋级决赛。本次大赛中,通过严格的时间把控和对案例分析专业性的考察,全面评估参赛队伍的专业分析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此次比赛由2024级研究生王琦睿、李佳阳主持,在两位主持人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中,比赛正式开始。

主持人王琦睿(左)、李佳阳(右)同学

第一组对决:福居长安队(甲队)VS奇思妙想队(乙队)

甲队以党建统领整合式赋能理论对沈阳市长安街道长安社区老旧小区改造案例进行深入剖析,阐述了其通过“四级体系-三张清单”治理网络破解改造难题的创新实践;乙队以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与多元共治理论框架,揭示了城市治理中法治缺位、程序失范与价值失衡的多维困境。

第一组对决

第二组对决:谁敢说我们不队(甲队)VS感觉都很队(乙队)

甲队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对阜新市细河区太平沟村与黄家沟村协同治理实践案例进行分析阐述,展示了如何通过资源整合、产业转型和技术创新推动区域乡村振兴;乙队通过积分互助养老理论和社区治理协同理论,展示了如何通过建立“服务换积分、积分兑服务”的闭环机制,为老龄化社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组对决

第三组对决:逻辑黑洞队(甲队)VS好运连连队(乙队)

甲队基于多主体协同治理与运动式治理理论,剖析沈阳A小区排水治理案例,揭示多元主体协商合作解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问题,为城市治理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乙队则运用城市微更新与资源再利用理论,探讨上海市核酸亭改造实践,通过功能复合、政企协同及社区自治等策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组对决

第四组对决:奉天明月队(甲队)VS三号是队长队(乙队)

甲队以统合治理理论和行为逻辑视角,阐述了党委、政府如何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垂直监管和外推激励等手段,推动酸菜产业从“土坑”走向“工厂”,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统合治理模式;乙队以协同治理理论和数字治理理论,对大连市“一网统管”建设案例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了通过构建“1+1+N”架构模式,为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组对决

在陈述答辩过程中,各参赛队伍聚焦当今公共管理领域的热点话题和痛点问题,对所研究案例的阐述深入浅出,展现出了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表达能力,他们言辞流畅、逻辑清晰,令人印象深刻。案例陈述答辩环节结束后,评委老师从每支队伍现场的表现、逻辑架构、内容深度、表达技巧等维度进行细致点评和提问。同时,评委老师们对他们的案例文本提出专业的修改意见。参赛的各支队伍认真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并且充分吸收评委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优化完善案例内容。

经过激烈比拼与严格评审,“逻辑黑洞队”“奉天明月队”“福居长安队”及“感觉都很队”四支实力强劲的队伍脱颖而出,成功晋级本次大赛决赛。

初赛现场

至此,公共管理学院第三届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初赛圆满结束。我院秉持“以赛促学,以学促行”理念,通过举办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引导学生聚焦社会现实,深入社会实践与调研,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同时,鼓励大家积极与本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探讨公共管理热点实践问题,掌握科学的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方法,回应社会关切。未来,我院将持续深化案例教学,完善激励机制,拓宽校际交流,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高水平公共管理人才,为公共管理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全体参赛人员合影




图文│张爽 梅傲寒 张玉明

一审一校│翟晓雪 刘紫晴

二审二校│李  岩

三审三校│邵祥东



  • 联系电话:024-8659 2418
  • 联系邮箱:glxy2006@126.com
  • 联系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

电话:024-8659 2418

邮箱:glxy2006@126.com

Copyright © 2004-2018 All Right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