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院考公、考博经验交流会成功举办 ——献礼沈阳师范大学74周年校庆
作者: 来源:管理学院 发表时间:2025-05-23 浏览: 249 次
为献礼沈阳师范大学建校74周年,助力学子明晰职业方向、提升备考能力,5月21日,公共管理学院“逐梦前行·共话未来”考公考博经验交流会在汇文楼248、249成功举办。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孟锐、党委副书记宫箭、副院长邵祥东、芦刚及学院部分教师出席活动,我院邀请10名考公、考博“上岸”优秀校友及毕业研究生代表分享成功经验,近200名师生齐聚一堂,助力职业规划发展,提升高质量就业。本次会议由邵祥东副院长、宫箭副书记主持。
活动现场
校庆献礼:传承底蕴,赋能未来
活动伊始,邵祥东副院长、宫箭副书记代表公共管理学院师生对应邀出席本次经验交流会的优秀毕业生代表表示热切欢迎以及诚挚祝贺,并为与会师生作了具体情况介绍。随后,副院长邵祥东以“七十四载育英才,薪火相传启新程”为主题发表讲话。他回顾了沈阳师范大学自1951年建校以来的光辉历程,特别提到公共管理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上的突破,学校“博学厚德 尚美健行”的校训,始终指引着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使命。针对考公、考博热潮,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立足专业优势,找准职业定位;二是注重综合素质,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保持坚韧心态,科学规划备考节奏。无论选择学术深造还是服务基层,都要以真才实学回馈社会。
副院长邵祥东(左)、副书记宫箭(右)主持会议
经验传承:榜样引领,务实分享
在分享环节,2022级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研究生崔元、行政管理方向的研究生范博文和舒振,结合自身考公经验,分享了诸多实用“干货”。在选岗阶段,他们强调要综合考虑地区、岗位竞争力,同时还要关注各地官网信息,获取较为全面的招考信息;笔试阶段,提出“分阶段攻克薄弱点,善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框架”的实用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注重做题速度和正确率;面试环节,他们详细阐述了如何提升政策理解能力以及如何精心准备结构化面试,强调要多进行模拟,提升临场应变能力。此外,在备考期间要保持刷题状态并及时调整心态。
崔元(上)、范博文(中)、舒振(下)分享考公经验
对于如何备考高校教师事业编,我院教学秘书张琦淼及2024届校友耿靖雯建议同学们先明确职业规划,综合专业、家庭等因素确定报考地区与岗位。要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科学规划学习方法,同时介绍构建互助型学习共同体的策略,通过团队协作提升整体备考效率。此外,她们围绕目标导向的备考体系搭建,讲解如何运用数据统计分析学习成果,动态优化报考与复习策略。
张琦淼(左)、耿靖雯(右)分享高校教师编经验
随后,2022级社会保障方向的研究生高宇航深入解读博士申请考核制全流程。他回顾了在硕士阶段的成长历程与科研成果积累,重点阐述以双向选择为核心的导师沟通技巧,助力获取导师资源支持。公共管理评估方向的研究生邓祥艳则是基于学术积累与自身优势,分享如何精准定位目标院校,以英语能力提升和科研成果梳理为关键,制定个性化申博方案。土地资源管理方向的研究生梁泽恒针对普通招考制对博士申请材料的准备和面试答辩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细致解读,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备考时间规划及方法,保障各阶段备考任务有序推进,为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同学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高宇航(上)、邓祥艳(中)、梁泽恒(下)分享考博经验
2022级劳动与社会保障方向的研究生刘勇分享了选调生选拔的全流程经验,涵盖从报名到面试、政审、公示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他详细阐述了在繁忙的学业中如何高效安排复习时间,如何提升政策理解能力以及如何精心准备结构化面试等。同时,他结合自身实战经验,传授应试技巧总结方法,分享应对临场压力的心态调整策略,强调自律在备考过程中的重要性。
刘勇分享选调经验
最后,关于军队文职的报考,2022级行政管理方向的研究生马腾博则是结合自身经历,系统剖析军队文职岗位报考政策,讲解了前置化体检准备要点,分享全流程备考经验,帮助考生规避常见误区。
马腾博分享军队文职经验
互动热潮:答疑解惑,共绘蓝图
在交流互动环节,学生们围绕“如何平衡论文与备考”“无领导小组讨论技巧”等问题踊跃提问,学长学姐们耐心解答了同学们关于申博、考公及求职就业的各种疑惑,并强调只有进行系统充分的准备,才能有效提升考公申博的成功率。通过交流互动使大家对未来升学和就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明确的规划。
互动交流环节
随后,芦刚副院长对本次考公考博经验交流会进行总结,他分别从温度、态度、力度、持久度、灵活度以及效率六个方面对在座的同学们给予了指导性建议,并着重强调了掌握正确的技巧和方法才能在考公的道路上占据领先的地位。
芦刚副院长总结发言
最后,孟锐书记结合党建引领就业的实践,强调了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厚积薄发的胜利。”针对当代大学生升学与就业,孟锐书记提出四点建议:一是锚定目标,提前规划职业发展路径,以清晰定位明确努力方向;二是厚积薄发,强调知识储备与能力提升需要日积月累,每一次扎实积累都是未来突破的基石;三是持之以恒,在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中,唯有坚守初心、深耕不辍,才能实现从量到质的跨越;四是善用科学方法,要学会在目标拆解、资源整合、问题解决中创新思维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有机结合,最终实现突破与超越。
孟锐书记总结发言
本次考公、考博经验交流会的顺利举办,为公共管理学院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备考经验与技巧,搭建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了朋辈帮扶的积极作用。通过本次分享会,相信同学们能够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备考方向,并矢志不渝地拼搏奋斗,助力学生们在学术深造与公共服务领域实现价值跃升。
图文|张玉明 张爽 梅傲寒
一审一校|翟晓雪 刘紫晴
二审二校|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