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今天是:

科学研究

联系电话: 024-8659 2418 我们恭迎您的来电!
  • 联系电话:024-8659 2418
  • 联系邮箱:glxy2006@126.com
  • 联系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成立时间

学院成立于1953年,前身为沈阳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是我校创办最早的院系之一。后历经更名,从政治法律系、政治经济系、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学院,到公共管理学院。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为54%;90%以上的教师拥有博士学历,10%的教师有过留学经历。学院拥有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兴辽人才计划特聘教授1人、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2人、兴沈英才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研究生优秀导师1人、市研究生优秀导师3人、省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万人层次”3人、省青年人才5人。在国家级和省级学会担任常务理事及以上学术职务7人,辽宁省人民政府参事1人。

【学生规模

学院现有管理专业的本、硕、博在校生809人,其中,与日本城西国际大学联合培养的在读博士生5人,硕士研究生274人,本科生530人。

【本科专业

学院拥有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二个本科专业,其中行政管理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学院设置了公务员能力与数字公共治理微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考试可获得社保管理师、社会工作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会计师等资格。

【硕士授权点

学院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下行政管理、数字治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乡公共治理等五个二级学科方向,同时,拥有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予权。

【学科平台

学院拥有辽宁省公务员培训基地、辽宁省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辽宁省慈善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3个省级培训基地;辽宁省意识形态调研中心、辽宁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基地、辽宁省社区治理研究院3个省级研究基地;民生保障与公共服务中心、辽宁省国土空间优化研究中心、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3个省级智库平台。这些高水平学科平台,涵盖了培训、研究和智库等多个方面,不仅促进了学术研究的发展,也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增强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能力。

【机构设置

学院围绕政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设有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所、社会福利研究所、数字经济与创新管理研究所、智能产业研究所、公益彩票研究所、土地利用与生态管理研究所、社会组织研究所、公务员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社区服务研究中心等院属研究所。

【教学环境

学院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环境,设有专职教师的教授研究室、案例制作室、教学讨论室、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平台、人才评价中心实验室等教学和实践平台。学院的图书资料中心拥有专业藏书2万余册,管理类的权威学术期刊达140余种。

【办学成果

近年来,学院不断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新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专业建设取得国家级及省级效果,学生高质量就业率和升学率也持续攀升,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在科学研究方面,学院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大量学术论文被SCI、EI、ISTP等检索;主持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在教育教学方面,荣获全国高校就业创业金课1门,教育部宏志计划线上课程1门,辽宁省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6门。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共2项,辽宁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共5人次,获辽宁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文科第一名、第四名,主持和完成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20余项,出版教材20余部。

近年来,本院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大赛国家级奖项2项、专业类竞赛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奖项70余项。目前,公共管理学院依托国家倡导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OBE教育理念与实施方案,致力于发挥管理学科的综合优势,培养掌握管理学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具备实际动手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重实践、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并积极向社会提供涵盖全日制本科、硕士生、博士生的学历教育,以及提供各级政府机构的公务人员、社会各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等素质教育提升的培训服务等。已经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集教学、科研、培训于一体的国内知名、省内有优势与特色的教育基地。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

电话:024-8659 2418

邮箱:glxy2006@126.com

Copyright © 2004-2018 All Right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