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研究生丛格飞受邀参加“第四届未来城市·杭州论坛” 并作学术交流
作者: 来源:管理学院 发表时间:2025-06-01 浏览: 101 次
2025年5月25日,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治城乡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发展与管理系、浙江大学-浙江移动数据智能与城市未来联合实验室、浙江大学包容智治与城乡融合实验室联合承办的“第四届未来城市·杭州论坛”在杭州召开,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纽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领域的150余位专家学者与业界代表参会。本次论坛以“包容·智治·协同:科技赋能城市治理”为主题,设置2组圆桌论坛、10个平行分论坛,围绕未来城市发展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我院教师赵敬丹教授指导的2024级研究生丛格飞的论文被论坛正式收录,丛格飞同学受邀参会,并在“智慧政务与政策(一)”分论坛上作学术报告。
图一 丛格飞受邀参会
在西南政法大学邹东升教授主持、浙江大学长聘副教授邹永华担任评议人的分论坛上,丛格飞同学以《算法嵌入政府治理:范式革新、潜在风险及规制路径——基于“技术-组织-制度”的分析框架》为题进行分享。她指出,算法技术正深度嵌入政府治理场域,推动治理范式向数据驱动、精准施策、算力支撑、主动预防方向革新,同时也衍生出算法黑箱侵蚀隐私安全、技术依赖消解政府主体性等风险。基于此,研究构建“技术—组织—制度”三维分析框架,提出打开算法黑箱保障隐私安全、明晰主体责任克服技术依赖等规制路径,旨在平衡技术效率与公共价值,探索算法善治之道。
图二 丛格飞汇报现场
汇报结束后,评议人邹永华副教授对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该研究问题意识敏锐、逻辑脉络清晰,精准捕捉了人工智能时代算法嵌入政府治理的核心议题。同时,邹教授也从提升研究科学性与深度的角度出发,建议在论文中引入访谈、问卷等科学研究方法,为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指明了方向。邹永华副教授的点评既充分肯定了本科研成果在问题抓取、逻辑架构等方面的突出优点,又结合学术研究规范与方法论要求,提出了具有极强针对性与实操性的改进建议,为后续研究的深化与完善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我院研究生在本次论坛中积极投入研讨交流,充分展现了扎实的学术素养与良好的精神风貌,赢得了与会同行的广泛认可。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其导师的悉心指导。在选题阶段,引导丛格飞同学锚定“算法嵌入政府治理”这一前沿议题;在内容上,严格规范学术语言与论证逻辑,指导构建“技术—组织—制度”为分析框架,提升研究层次清晰度与结构严谨性。导师的专业引领与严格把关,为论文的高质量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院将以“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为引领,持续深化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交流与合作,着力加强与国内外顶尖高校及科研院所特色学科的联系,通过参与国内外重大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学科领军学者来院讲学指导、探索联合博士生培养等方式,紧密追踪并把握国内外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与先进理念,致力于共建共享优质学术资源,搭建和融入高水平国内外学术合作网络与平台,不断提升我院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与话语权,为学科创新发展和高水平人才培养注入持续动力。
图三 大会现场
图四 丛格飞与四川大学姜晓萍学者合影
论坛简介:“未来城市·杭州论坛”是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国际顶尖学术机构及行业组织发起的年度高端学术论坛,自2019年首届举办以来,已发展成为聚焦城市治理现代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标志性平台。论坛立足杭州这一“数字中国”实践高地,以全球视野探讨未来城市的前沿议题,为政府决策、学术研究、产业创新提供跨领域对话与合作契机。
图五 论坛邀请函
一审一校|翟晓雪
二审二校|李 岩
三审三校|邵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