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举办“赓续红色基因 勇担科创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暨工会活动
作者: 来源:管理学院 发表时间:2025-10-30 浏览: 10 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筑牢教师理想信念根基,赓续红色血脉,激发科技创新担当,2025年10月29日,沈阳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联合工会精心组织全体教师赴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沈阳航空科技馆,开展“赓续红色基因 勇担科创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暨工会活动。通过实地探访红色教育基地、沉浸式感受科技发展成就,引导教师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感悟初心使命,在军工与航空的奋进故事中凝聚育人力量。
上午8:30,学院教师统一乘坐大巴车前往首站——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作为东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军工主题展馆,该博物馆以“传承军工精神、弘扬国防文化”为核心,由室内展馆与室外兵器广场两大部分构成。室内展馆按历史脉络分为冷兵器展区、抗战兵器展区、现代兵器展区,系统梳理了我国军工事业从近代到当代的发展历程;室外兵器广场则陈列着坦克、装甲车、火炮等数十件大型武器装备,直观展现了我国国防科技实力的跨越式提升。
在展馆讲解员的专业引导下,教师们沿着历史时间线依次参观各展区。从冷兵器时代的刀枪剑戟,到抗战时期的步枪、炮弹、地雷,再到现代陆战、海战、航空航天领域的导弹、雷达、无人机等先进装备,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在“抗战兵器”展区,教师们驻足凝视锈迹斑斑的“三八式”步枪、布满弹痕的迫击炮,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军民浴血奋战的故事,仿佛穿越到烽火连天的岁月,深刻感悟到军工历史中蕴含的“忠诚担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色基因;在“现代兵器”展区,当了解到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坦克、防空导弹等装备的性能优势与研发历程时,教师们纷纷驻足拍照、交流讨论,为我国国防科技的飞速发展倍感自豪,进一步坚定了“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的政治信念。
(图为教师们在讲解员带领下参观兵器博物馆室内展区,认真聆听军工历史讲解)
下午14:00,教师们前往第二站——沈阳航空科技馆。作为系统展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的专业展馆,该馆以“沈阳航空工业发展史”为主线,通过“萌芽与探索”“创业与成长”“改革与腾飞”三大篇章,借助丰富的历史影像资料、实物展品、1:1仿真模型及互动体验设备,生动再现了新中国航空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奋斗征程。
在展馆内,教师们先后参观了“航空发动机展区”“战斗机发展展区”“民用航空展区”等特色区域。从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的研制故事,到国产大飞机C919的技术突破;从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的精密制造,到无人机、直升机等装备的创新应用,每一个展项都让教师们感受到航空科技的魅力与力量。在互动体验区,部分教师还亲自操作了飞行模拟设备,沉浸式感受驾驶飞机的过程,直观体会到航空科技背后的严谨与精密。参观过程中,教师们不时与讲解员交流,深入了解我国航空工业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成果,深刻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意义。
(图为教师们在沈阳航空科技馆参观航空装备模型,交流航空科技发展成果)
此次活动创新采用“实地参观+沉浸体验+交流研讨”的模式,为教师们打造了一堂生动鲜活的“行走的思政课”。参观结束后,教师党员围绕“红色基因如何融入教育教学”“新时代教师如何担当科创使命”展开深入讨论。纷纷表示,通过参观,既从军工、航空发展史中看到了一代代建设者“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也从科技成就中感受到了“科技强国”的硬核力量。“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教学科研的动力,在人才培养中融入家国情怀,在学科建设中聚焦创新突破,为学院和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暨工会活动,既是学院党委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丰富教师精神文化生活、增进同事间交流协作的生动实践。通过红色教育与科技熏陶的深度融合,不仅让教师们在历史与现实中汲取了精神力量,更凝聚了“以教育之力托举强国梦想”的思想共识。
下一步,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将持续深化“理论学习+实地践学+岗位建功”的育人模式,围绕“红色基因传承”“科技创新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三大主题,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术交流研讨、社会实践服务等活动,引导全体教师将红色精神转化为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将科创热情融入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学校建设优势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多公管力量。